【财经翻译官】上半年,钱都去哪了?
央行7月9日宣布,定于7月15日降息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新华网。
在央行公布的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中,这些数据尤为抢眼!
——M2余额231.78万亿元,同比增长8.6%,比上月末增长0.3个百分点。
-新增人民币贷款12.76万亿元,同比增加6677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加17.74万亿元,比2019年同期增加3.12万亿元。融资11%,与上月末基本持平。
在13日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央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建宏表示,上半年金融总量全年温和增长,流动性合理充足。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斌认为,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加上货币政策回归常态,今年M2增速回落较快,但符合M2 的增长率与名义经济增长率相匹配。
与货币供应量相反,社会融资规模是从金融机构的资产端和金融市场的发行人计算的,可以反映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温斌分析,从数据表现来看,上半年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的整体增长反映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
总体流动性保持充裕,社会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据阮建红介绍,上半年,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三个表外融资项目减少8436亿元,同比减少8699亿元。与去年相比,政府不得不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债券和企业债发行规模较大,今年已恢复常态化增长。对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和股票融资增加。人民币实体经济贷款同比增加6135亿元;非金融企业股权融资4955亿元,与上年相比。同比增加2494亿元。
钱都去哪儿了?
大笔钱去哪儿了?投资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上半年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新华网。
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实体经济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为73%,高于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13.9个百分点。去年同期。具体来说: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高增长。 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1.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6.9个百分点,增速比增速高24.8个百分点。各行各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速连续四个月超过40%。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46.3%,保持较高增速。
-基础设施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 6月末,中长期基础设施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5.4个百分点。上半年,中长期基础设施贷款增加2.49万亿元,同比增加9674亿元。
《从企事业单位贷款期限来看,上半年中长期贷款增加6.62万亿元,同比增加1.77万亿元.”阮建宏表示,这说明金融机构对企业中长期投资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小微企业贷款方面,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31%;支持小微企业3830万户。截至5月底,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获得率为41.8%;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8.75%。
在房地产方面,6月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均较上月末有所回落。年分别下降 3.3% 和 1.6%。
“从这些贷款结构可以看出,上半年信贷资金在支持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温斌说。
下半年货币政策:稳扎稳打
针对下半年货币政策导向半年来,央行货币政策司长孙国锋表示,央行将坚持稳住脚、重点抓我的原则,主要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把握政策力度和节奏,兼顾内外平衡,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营造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货币和金融环境。从总量上看,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与名义经济增长基本匹配。在结构上,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价格方面,巩固贷款实际利率下降的成果,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降。 .
在货币流动性方面,央行7月9日宣布,7月15日将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于降准,孙国锋表示,这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流动性操作,稳健的货币政策导向没有改变。
谈到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的潜在影响,孙国锋表示,目前中国10年期国债利率在3%左右,仍低于上期。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金融市场保持平稳运行,经济也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他认为,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讨论对中国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围绕我开展国际宏观政策协调,共同为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复苏发出积极声音。 (【财经译者】文/黄浩)